良师益友半生缘
1979年9月22日,我的杂文《先问问家长》发表在《黑龙江日报》第3版。那年,我22岁,身边的同行们都很羡慕。我把这张报纸装在衣袋里,晚上拿给文友王怀金阅读,他当时就断定我以后会有出息。后来,我成了他的妹夫。我和《黑龙江日报》的缘分,就这样开始了。
1979年9月22日,我的杂文《先问问家长》发表在《黑龙江日报》第3版。那年,我22岁,身边的同行们都很羡慕。我把这张报纸装在衣袋里,晚上拿给文友王怀金阅读,他当时就断定我以后会有出息。后来,我成了他的妹夫。我和《黑龙江日报》的缘分,就这样开始了。
1979年9月22日,我的杂文《先问问家长》发表在《黑龙江日报》第3版。那年,我22岁,身边的同行们都很羡慕。我把这张报纸装在衣袋里,晚上拿给文友王怀金阅读。他当时就断定我以后会有出息,后来,我成了他的妹夫。我和《黑龙江日报》的缘分,就这样开始了。
盛夏,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热浪蒸腾,满头银发的赵国春手持地质锤,俯身于黑油山裸露的岩层前,向围拢的青年教师细致讲解断层辨识的要点。这位来自中国地质大学(北京)的构造地质学专家,于2023年春季作为援建教师踏上克拉玛依的土地,次年春季又以教育部“银龄教师”身份重返戈
2020年起,教育部实施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,遴选优秀退休教师赴西部高校支教支研,助力当地高等教育发展。今年是计划实施5周年,大批银龄教师跨越山海播撒知识火种,为西部教育夯实发展根基。本报特刊发4篇典型事迹,讲述银龄教师响应号召、扎根西部的动人故事。